研學旅行,讓學生心靈放飛的課堂
發布時間:2019-04-28 10:37:24 來源:儋州文旅 點擊量:2453次
4月26日,昌江黎族自治縣一小近400名學生邁出校門,走進國家級中小學生研學實踐教育基地——儋州東坡書院,開啟了生動別致、多彩新奇的研學之旅。
書院門前——舉行入園儀式
這批小學生大都是第一次出遠門,頭一回游覽東坡書院,面對有著900多年歷史的“載酒堂”,目光里充滿了好奇。他們專注地聽講解員介紹“載酒問字”的典故、東坡先生的居儋故事,尋覓東坡遺存,零距離觸摸歷史印記;他們見識神奇的“狗仔花”,迷醉于“狗仔花”奇妙的形狀和有趣的傳說;在欽帥泉邊,他們興奮地打上一桶“文化圣水”,洗洗手,沾沾“蘇學士”的才氣!……
欽帥泉——洗濯“文化圣水”
在“東坡私塾”,孩子們體驗了一把“時空穿越”?!皷|坡私塾”最大程度地還原了東坡當年所使用的文房用品、教材典籍及禮樂器具。學生們在研學老師的帶領下學古代禮儀,拜孔圣人像,體驗古代孺生學習場景。他們朗聲吟誦東坡詩詞,欣賞東坡樂府古曲,東坡當年在這里開啟的“書聲瑯瑯,弦歌四起”的景象再次呈現!
東坡私塾——吟誦東坡詩詞
在休閑驛站,學生們被一貼貼平時難得一見的文物拓片所吸引。他們在拓片師的指導下,選取拓片材料、學習拓片工具的操作技法,自己動手把《坡仙笠屐圖》、東坡《月梅圖》等珍貴文物書畫制成拓片作品,不僅體驗了古老的傳統技藝,還收獲一份自己創造的藝術成果。
制作拓片——收獲藝術成果
孩子們還興致勃勃走進“勸耕圃”,在東坡曾經耕耘勞作的土壤里種上一株植物幼苗,培土、追肥、澆水,在勞動過程中切身感受東坡“美好出艱難”這個詩句的深刻哲理。
勸耕圃——體會勞動艱辛
東坡書院是東坡先生在儋州留下的重要文化遺跡之一。公元1098年,蘇東坡在這里創建“載酒堂”,設帳講學,敷揚文教,促成了儋州教化日興,人文蔚起。近幾年,東坡景區積極致力于恢復和提升東坡書院的教育游學功能,并且著力改善東坡書院及周邊環境,景區豐富的人文景觀,深厚的歷史資源,獨特的地方文化,優雅的自然環境,成了青少年學生開闊視野、增長見識、寓教于樂、寓學于游地體驗、感悟和學習中華優秀傳統文化的“行走課堂”。2018年,東坡書院被確定為“國家中小學生研學實踐教育基地”以來,一批又一批研學旅行的學校師生紛至沓來,絡繹不絕。
欽帥堂——學習書法藝術
昌江一小的領隊老師介紹說,研學旅行實踐教育已列入中小學的必修課,同時,繼承中華優秀傳統文化、增強學生文化自信的教育目標也寫進了課程標準。開展研學活動,是對古代游學、“行千里路,讀萬卷書,”教育理念的延續和發展。東坡書院圍繞弘揚傳統文化這條線,設計的一系列研學內容對學生很有吸引力,讓學生樂在其中,在快樂的旅游中開闊視野、增長見識、提高素質,這些是課堂書本上根本無法辦到的。
學生們在熱帶植物園研學
為了促進研學合作,東坡書院和海南熱帶植物園這兩家國家級研學實踐教育基地實行了研學聯動,“文化圣地”與“植物王國”的研學聯動使兩個景區形成了優勢互補,異曲同工,給海南西線的研學合作帶了個好頭。東坡景區的負責人表示,后續還將進一步密切景區與學校的聯動合作,合力開發出體驗性、實踐性和浸潤性更好的研學旅行產品,為學校提供“菜單式”研學服務,使景區研學旅行更加“行之”有效,成為素質教育的新方式和新途徑。
下一篇:太震撼了!昨夜,儋州這條街萬人空巷,人山人海!快看,到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