意趣橫生的“東坡笠屐圖”
發布時間:2019-06-27 00:00:00 來源:儋州文旅 點擊量:2461次
“東坡笠屐”的逸事發生在蘇東坡謫居海南儋州期間。據宋代費袞《梁溪漫志》記載:“東坡在儋耳,一日過黎子云,遇雨,乃從農家借蒻笠戴之,著屐而歸。婦人小兒相隨爭笑,邑犬爭吠?!庇謸螐埲鹆x《貴耳集》載:“東坡在儋耳,無書可讀,黎子家有柳文數冊,盡日玩誦,一日遇雨,借笠屐而歸?!薄皷|坡笠屐”這一繪畫題材為歷代畫家所喜愛,其中不乏赫赫有名的大家,如宋代的李公麟,元代的趙孟頫、錢選、張宏,明代的朱之蕃、唐寅、尤求、仇英、曾鯨,清代的黃慎、華巖、費以耕、子芾氏、沈燧、張廷濟、宋漫堂,馮超然、余集、鄭師玄,近現代的張大千、程十發、李耕、蔡筱明、姚石倩、劉國輝、陸祝、趙玉蘊、劉旦宅、王若蘭,以及日本的富岡鐵齋、韓國的許煉等。每位畫家按照自己心目中的東坡形象進行創造,有拄杖的,有不拄杖的,有雙手拎衣的,也有單手拎衣的,有刻畫東坡正面的,也有刻畫側面的,有戴圓頂箬笠的,也有戴方頂箬笠的,東坡所穿的木屐也是五花八門,可謂仁者見仁,智者見智。他們或工筆淡彩,或白描寫意,或兼工帶寫,著意表現蘇東坡天真可愛的意趣、與民相親的襟懷和“一蓑煙雨任平生”的曠達?!皷|坡笠屐圖”作為東坡人格魅力的展現,文人雅士的理想寄寓,普通百姓的擁拜典范而永世流傳。
李公麟《東坡笠屐圖》:
李公麟(1049-1106)字伯時,號龍眠居士,舒州(今安徽桐城)人,北宋著名畫家。李公麟與蘇東坡關系密切,曾繪《西園雅集圖》,以寫實方式描繪蘇東坡、黃庭堅、米芾、蔡襄、秦觀等眾多文人雅士聚會的情景。李公麟在《東坡笠屐圖》中寫道:“先生在儋,訪諸梨(諸黎)不遇。暴雨大作,假農人箬笠木屐而歸。市人爭相視之,先生自得幽野之趣?!贝藞D東坡體胖,髯疏,頭戴竹笠,腳著木屐,面朝左,腰微彎,雙手提袍,神態悠然自得。
趙孟頫《蘇文忠公笠屐圖》:
趙孟頫(1254-1322),字子昂,漢族,號松雪道人 ,又號水晶宮道人、鷗波,中年曾署孟俯,浙江吳興(今浙江湖州)人,南宋末至元初著名書法家、畫家、詩人。此圖東坡體胖,頭向左略低,微笑,左手捋須,右手低垂靠腰后,戴笠著屐直立。畫面有題詞。
錢選《坡仙笠屐圖》:
錢選(1235-1299)字舜舉,號玉潭,又號巽峰,別號清癯老人、川翁、習懶翁等,湖州(今浙江吳興)人,元初著名畫家。有《浮玉山居圖》、《幽居圖卷》、《山居圖卷》、《八花圖》等存世?!镀孪审义靾D》有明人宋濂于洪武十年(1377)春的題詞:“東坡在儋耳,一日訪黎子云,途中遇雨,從農家假笠屐著歸,婦人小兒相隨爭笑,群犬爭吠。東坡曰:‘笑所怪也,吠也怪也?!X坡仙瀟灑出塵之致,數百年后猶可想見?!眻D中東坡面朝左,體胖,戴笠著屐,雙手提起袍子,天真可愛、憨態可掬?!镀孪审义靾D》為儋州東坡書院鎮院之寶。
唐寅《東坡先生笠屐圖》:
唐寅(1470-1524)字伯虎,號六如居士、桃花庵主、魯國唐生、逃禪仙吏等,蘇州吳縣人。明代著名畫家、書法家、詩人。畫作慣長山水、人物、花鳥寫意;書法風格豐潤靈活,俊逸秀拔;詩文以才情取勝。此圖無背景,東坡戴笠著屐,似坐,正面,微笑,雙手提袍?!稏|坡先生笠屐圖》題詩:“東坡在儋耳,自喜無人識,往來野人家,談笑便終日。一日忽遇雨,戴笠仍著屐,逶迤還至家,妻兒笑滿室。歆哉古之人,光霽滿胸臆,圖形寄瞻仰,萬世誰可及?!?/span>
仇英《東坡笠屐圖》:
仇英(約1494-1552)字實父,號十洲,原籍江蘇太倉,后移居蘇州,明代畫家,與沈周、文征明、唐寅并稱“明四家”。擅長人物,尤長仕女,既工設色,又善水墨、白描。代表作品有《金谷園圖》《漢宮春曉圖》《赤壁賦圖》等。此圖,東坡多髯,戴笠著屐,腰微彎,右手拄杖,左手拎衣,側面向左。
曾鯨《蘇文忠公笠屐圖》:
曾鯨(1564年~1647年) ,字波臣,福建莆田人,明代畫家。擅畫肖像,《葛一龍像》、《王時敏小像》圖軸頗為有名。此圖東坡戴笠著屐,雙手提袍。面部刻畫細微,精致,衣紋簡練、流暢。此圖東坡多髯,圖上有題跋。
余集《蘇文忠公笠屐圖》:
余集(1738—1823),字蓉裳,號秋室,清浙江仁和(今杭州)人。清代畫家、藏書家。博學多藝,工詩善畫,書法古樸而秀潤。圖中東坡戴笠著屐,雙手拎袍,正面,神態嚴肅。
張廷濟《東坡先生笠屐圖》:
張廷濟(1768-1848)原名汝林,字順安,又字作田,號叔未,又號海岳庵門下弟子,晚號眉壽老人,浙江嘉興新篁人,清代金石學家、書法家、畫家。此圖無背景,東坡作正面描繪,體態微胖,雙手拎袍,彎腰,正面行走,神態自然。
潘振鐮《東坡先生笠屐像》:
潘振鏞(1852-1921),字承伯,號亞笙,又號雅聲,別名冰壺琴主,晚年稱訥鈍老人,鈍叟、鈍老人,浙江嘉興人,清代畫家。圖中無背景,東坡腰微彎,雙手拎長袍走路,行進稍艱。
沈燧《東坡先生笠屐圖》:
沈燧(1891-1932)字馥巖,一作沈璲,字馥庵,號丹秋,浙江嘉興人,清代畫家。工人物畫,有《群仙圖》《桃源問津圖》傳世。此圖置東坡于山澗之中,東坡右手拄杖,左手拎衣,回首與書童交流。書童背書三函,不著雨具。
子芾氏《東坡笠屐圖》:
子芾氏,清代畫家,事跡不詳。圖中無背景,東坡腰微彎,手拎長袍,不拄杖。
鄭師玄《東坡笠屐》圖:
鄭師玄(1901—1982年),名師元、師玄,號慕康,廣東省潮陽人。擅長人物畫,兼工詩書。所作仕女,像貌古雅秀麗,儀態端莊,頗能傳神。此圖東坡戴笠著屐,逶迤行于棧道之上,長須飄然,憨態可掬。
馮超然《東坡笠屐圖》:
馮超然,(1882~1954),名回,號滌舸,別號嵩山居士。原籍江蘇常州。早年精仕女,以唐寅、仇英為法,筆墨醇雅;晚年專攻山水,傳世之作有《仕女捧桃圖》、《歲寒圖》、《柳江秋燕圖》等。此圖置東坡于山水間,戴笠著屐,左手拄杖,神態閑靜。
李耕《東坡笠屐圖》:
李耕(1885-1964),字硯農,原名李實堅,號一琴道人、大帽山人等,堂號菜根精舍,福建莆田人。其畫氣勢雄健,揮灑自如,被譽為“20世紀古典人物畫第一家”,曾為人民大會堂國賓廳繪制巨屏《松青鶴白東方紅》。此圖東坡戴笠著屐,右手拄竹杖,左手輕提長袍,神態悠然自得。
張大千《東坡笠居士屐圖》:
張大千(1899-1983年),字季爰,號大千,別號大千居士、下里巴人,齋名大風堂,四川內江人,是二十世紀中國畫壇最具傳奇色彩的國畫大師,繪畫、書法、篆刻、詩詞無所不通。蘇東坡是張大千最欣賞的一位詩人,也是張大千除了本人之外畫得最多的一個男人形象。此圖東坡身著華麗的朝服,多髯,直立,右手拄竹杖,左手張開,神態泰然灑脫。
程十發《東坡笠屐圖》:
程十發(1921-2007),齋名“步鯨樓”、“不教一日閑過齋”、“修竹遠山樓”等,上海楓涇鎮人,中國海派書畫家。代表作品有《麗人行》、《迎春圖》、連環畫《儒林外史》、《孔乙己》等。此圖以國畫筆法描繪東坡:戴笠著屐,右手握竹杖,昂首前行,有一種一往無前的神氣。圖中草書東坡《行香子》占了畫面半幅。在眾多的《東坡笠屐圖》中題有東坡詩詞的很少見。
富岡鐵齋(日本)《東坡笠屐圖》:
富岡鐵齋 Tomioka Tessai(1837-1924),字無倦,日本文人畫畫家。他一生崇拜蘇東坡,對儒、釋、道都有涉獵,精于漢詩文。繪畫融日本水墨畫與中國明清文人畫為一體,主要作品有《隱士山中聚會》、《群仙高會圖》、《武陵桃源圖》、《赤壁圖》等。此圖東坡多髯,右手握杖,左手拎袍,頭微翹,目光泰然。
許煉(韓國)《東坡先生笠屐像》:
許煉(1809-1893)字摩詰,號小癡、沃州山人,韓國南宗畫畫家。藝術上攝取中國唐代王維為代表的南宗畫風,推崇蘇東坡、黃公望、沈周、石濤等人書畫技法和精神,在漢詩、金石學、書法、繪畫方面都有較深的造詣和成就。圖中東坡戴笠著屐,側身站立,左手捋須,右手撫衣,頭側左,目光注視。
下一篇:那恁夜市百名商戶參觀第三屆北部灣(海南儋州)旅游美食博覽會